汉服礼仪伴我行(汉服礼仪陪伴我文章)
汉服礼仪伴我行
期末考试后的一个礼拜,我们开始了古筝集训,在集训的最后半天,我们参加了一节生动的课堂——汉服礼仪。
刚吃完午饭,我们就穿上了美美的汉服,大家兴奋地等待着老师。这堂课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教我们做眉笔和口红的女老师,一位是教汉服礼仪的男老师 。为什么要做眉笔和口红呢?因为我们都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妈妈变得更加漂亮。在等待口红凝固的时候,汉服礼仪老师给我们讲了汉服的特征,礼仪和一些古时候的故事。
首先,老师讲了汉服的形制。汉服是用50厘米左右的布帛剪裁的,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缝合,所以一般汉服后背有一条缝。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汉服的袖口,我一直以为汉服的袖口是很宽的,但是经过老师的讲解后,我知道了汉服也有小袖,袖口里可以放东西的。还有就是衣领,汉服典型的就是左侧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叫做“交领”,代表了做人要不偏不倚,要中正。讲完了汉服的形制,老师对我们的“汉服”进行了点评,原来我们很多人穿的不是汉服,是影楼装。至于我穿的,原来是改变后的汉服,是汉朝一位跳舞的人改制的。
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礼仪,比如古代女子开心不能大笑,生气不能高声,走路不要回头,衣服要干净......我们在电视电影中看到的用扇子遮住面孔,其实也是一种礼仪,叫遮面礼。
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孝道,老师说:“你们今天做眉笔和口红送给妈妈,也是一种孝道。”得到了表扬,我们心里都美滋滋的。老师又给我们讲了有关孝道的小事故,比如二十四孝:朱寿昌弃官寻母。故事讲从前有个朱寿昌的人,母亲是一位小妾,七岁时,母亲被父亲的正妻嫉妒,被赶出了朱家。从此母子骨肉分离,五十年没有见面。朱寿昌做官期间,四处打听母亲的下落,得到线索后弃官寻母,终于在陕西找到了母亲。我们听后很感动,我边上的小朋友说:“我以后一定要像他一样孝顺”。
这天晚上,我梦见我穿越到了汉朝。
作者:江苏省昆山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四(9) 薛逸
(指导老师:冯瑜)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