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反思(燕子教学反思简短优缺点)(燕子教学反思(简述燕子教学反思的优缺点)文章)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春天说了什么教学反思
【案例背景】
翻开一年级下册的浙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发现第一单元就是《春天的歌》。图中花枝招展的春姑娘来到了人间,她撒着花瓣,给人间带来了多姿多彩的春色:春暖花开,花红柳绿,小朋友们趁着东风放纸鸢、植树……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着看着,我脑海中不禁产生了几个问题:
问题1:开学时,我们本地还处于寒冷的冬末,小朋友们都还穿着厚厚的棉衣和羽绒服,围着围巾,戴着手套,温暖的春天离孩子们是那么遥远,孩子们只能凭回忆来感受春天,缺少春天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怎么上?
问题2: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孩子们周一至周五都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放学后到郊外散散步,到公园嬉戏,这些对他们来说都只能在双休日才能体会到。因此,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少,因而获得的春天的知识储备也较贫乏。这样的活动该怎么组织?
根据现实的环境与学生的学情,我决定将教材进行处理,将这一单元的内容置后。并在课前安排充分的准备活动:先组织学生春游,让小朋友们在春游的过程中感受春的气息,寻找春天的足迹;然后,布置观察任务,引导儿童平时在周围环境中观察动植物、气温、自然现象和人们衣着等方面的变化,并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教学情境描述】
情境一:倾听春的细语
⑴不知不觉中,春姑娘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听——(播放潺潺的流水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⑵回忆平时(如春游时、漫步在公园小路上时),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轰隆隆的春雷声、沙沙沙的春雨、小蜜蜂嗡嗡的叫声……)
⑶春姑娘还在说悄悄话呢!你们听见了吗?
生1:春天到啦!花儿快快张开笑脸吧!
生2:小草小草,快快钻出来吧,外面的世界可美啦!
生3:冰雪,你怎么还在啊?快走吧,这里已经是我的地盘了。(这位学生一边说还一边做赶的动作。)
(全班小朋友大笑。)
生4:燕子燕子,你可以回来了。
⑷是呀,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春天对花儿说了什么,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小朋友齐诵读儿歌。)
⑴是呀,听了春姑娘的话,大自然中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你们瞧——(播放图片)
⑵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说你看到的?(春暖花开、和风细雨、花红柳绿……)
⑶你发现春天有哪些花开了?(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金灿灿的迎春花……)
【反思:春天是万物复苏、花开鸟鸣、处处充满生机的季节,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丰富资源。因此,先让儿童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受春天暖暖的风、细细的雨、渐渐朗润的太阳,倾听流水的歌唱、鸟儿的啼叫、大自然演奏的圆舞曲,去体验春天的美丽和愉快。而后,再来学习本课,这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知识储备。】
情境二:寻觅春的足迹
春天已经来了,来得那么快,没等你察觉,她已悄悄地来到了你身边。她又是那么调皮,总爱跟我们捉迷藏。春天到底在哪儿呢?让我们去找找吧!自己阅读教科书P6的图,并结合平时发现的来说一说。
生1:春天在金黄的油菜花上。
生2:春天来了,小朋友脱掉了棉袄。
生3:春天到了,燕子飞回来了。(出示图片,它是一种候鸟。)
生4:春天就躲在我们的衣服里。(全班学生哈哈大笑。)
是的呀,温柔的春风吹到我们的袖子里进去了。……
【反思:通过引发儿童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春天的迹象,进而引导儿童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身边周围环境中动物、植物、气温、自然现象和人们衣着等方面的变化。目的在于整合学生的发现,整体规划,有机结合,因为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整体的,而不是孤立的。一位儿童在公园里玩,他所发现的不仅是各种各样的花开了,他还发现湖边的柳树长芽了,草地上的草儿变绿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同时还听到了小鸟儿叽叽咕咕的叫声。所以,为孩子们提供条件和机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进行综合的学习,使他们从多角度、多方面获得对春天特征的整体认识,非常重要!】
有许多歌就是描写这可爱的春天的,你知道有哪些?(《春天在哪里》《春雨沙沙》等)唱一唱。
情境三:留住春的身影
1、活动中留住春天
⑴装扮春姑娘
画一个大大的春姑娘外形,启发儿童用画笔绘成或用彩纸、植物、废旧物品等做成各种春天的景象,来为春姑娘打扮、装饰。
⑵春季游戏坊
分组开展各种与春天有关的游戏。(成语接龙、猜谜语)
⑶春季保健箱
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及时增减衣服、多喝水……)
⑷课后实践活动
怎么留住美丽的春天,让春天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小组讨论。
(写一首儿歌、画画、做手工、做春天的游戏……)
2、生活中描绘春天
春天的美丽、快乐需要我们用双眼去发现、用双手去描绘。课后,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留住这美好的春天吧!
【反思:面对孩子们一张张欢愉的笑脸,我不由得想到赞可夫说的那句话:“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是啊,讲了又讲,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不如创设一个个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开放性的活动情境,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取。学生们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充分体验了春天的美好,对春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还获得了主动学习、探究的宝贵经验,创造潜能也得到了开发。】
【感悟与思考】
通过《春天说了什么》这一课的教学,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课堂要吸引学生,必须充满活力;课堂要充满活力,就应该活用资源,综合开发。而新课程实验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挖掘与运用。那么,如何让品德与生活课“活”起来?笔者通过不断的尝试,得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1、“活”用已有资源
灵活处理教材资源;教材是由专家编写的,虽说他们开发的课程内容从内在的学术性等方面来看可能是最好的,但是社会在飞速发展,事物在不断变化,而教材的更新却相对滞后,教材中有些内容的编排和学生的生活、知识水平脱节,缺乏针对性、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概拿来就用,而要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灵活处理,使教材更具生活化,时代化的特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有利于学生内化。如本册的第一单元就是《春天的歌》,而我们本地开学时,却还是春寒料峭,时不时的还伴有雪花。如果按教材顺序来讲,学生只能凭借回忆来感受春天。这样的课堂,学生缺乏直接的感受体验,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因而我把这一单元的学习任务置后,当春天真正来临之时,先带学生出去春游,待孩子们对春天有了充分的观察与感知之后,再来进行本堂课的学习,孩子们兴趣盎然,说起春天来也是头头是道。也就是说,《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应该是博大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与大自然画面。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学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他们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了一定的情绪体验,而不同的学生之间又存在着背景和经历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孩子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联络点。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快乐民主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2、“活”上《品德与生活》
活动化的品德教育最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征和思维水平,它使品德教育变为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理解可实践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从而真正起到引导儿童生活的作用。如本课中倾听春的细语、欣赏春的美景、装扮春姑娘、春季游戏坊、春季保健箱等活动,就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而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的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上例中的让孩子们唱一唱、画一画、做游戏等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搞“活”课外实践活动
品德与生活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而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身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认为“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的确,课外实践是品德与生活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催化学生情感养成。课外实践,可以是课前的实践活动,如本课中的春游、布置观察任务;也可以是课后延伸,如用自己的方式留住春天。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如让思品教学与学校大队部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等等,更多地从体验、理解、感悟中得到收益,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聪明的燕子姐姐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我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感悟燕子优美的外形、优美的飞行姿态、歇息时美妙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整个设计突出体现了“用教材教”,学生自主建构、过程经济有效的基本原则,体现教师个性化特色,注重教学创新,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汕头哪有插花培训班
《燕子》一文以小燕子为写作对象绘制了什么般的春天景色表达了什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