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史料教学 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王露
摘要:本文借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课堂设计,展示在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通过历史材料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史料教学、历史解释。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史料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向历史认识的重要桥梁。将史料引入到教学和考试中,注重运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的证据,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构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成为当今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特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那么怎样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20世纪70年代,英国掀起了一股“新历史”的思潮。其中倡导的“史料教学”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自己运用史料,因为唯有通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法。本文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例浅谈个人看法。
以下内容需要兑换:【版权声明与付费内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中如有图片,可以点击放大观看。
付费内容需要积分购买,请到网站右上方【关于我们】处,按说明进行充值,谢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