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哲学教材中的世界本原问题思考溯源
翁大成
摘要:中学哲学课本里介绍了几位哲学家对世界的本原介绍,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而且还从一元论发展到二元论和多元论。通过对他们本原思想进行总结概述,有利于中学生生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原论思想。
关键词:本原;世界;物质;
“本原”是早期希腊哲学研究的中心话题,亚里士多德界定其为“一切存在着的东西都由它而存在,最初由它生成,毁灭后又复归于它,万物虽然性质多变,但实体却始终如一”[1]。在高中政治课上,我们了解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恩格斯最先提出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具体含义: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此处的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探究事物的本原问题。
以下内容需要兑换:【版权声明与付费内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中如有图片,可以点击放大观看。
付费内容需要积分购买,请到网站右上方【关于我们】处,按说明进行充值,谢谢。
- 上一篇: 课堂上激发高中学生的表现欲——段宝国
- 下一篇: 以“学生为本”的信息技术课程——罗昭静
发表评论